“战疫”随笔(之十四):雪行
李丹平
一场大雪,从凌晨下到清晨。推开单元门,雪正在兴头上,积雪盈尺,漫天飞舞。
今天是星期六。7点30分,因“新冠肺炎”疫情宅家多日的居民兴许还在梦中,或许他们还不知道这场大雪的降临。
只身雪行,留下小区第一行脚印。
与海云约好8点到小区门口。2个小区相距不远,但也要绕一段路程。从2019年12月19日海云来疾控中心任书记开始,老丹就几乎没有打过滴滴、没有坐过公交车上下班,蹭车至今。
1月26日,交通局停运公交车、网约车,不知何时开通。有时海云书记或去市委市开会,或者临时有其他任务,总是提前安排好顺路的同事捎着老丹。
疫情一来,单位车辆更加紧张,许多职工去开会、搞宣传、领取文件,甚至出现场、到隔离点,经常开着私家车。“假私济公”,成为常态。
2月15日这场大雪,多年来少见。夷安大道车辆不多,但是道路湿滑,车行很慢,从密水大街到疾控中心,走了半个小时。
到达单位门口,满院子男的、女的同事都在扫雪,雪厚且靠近地面部分盈满了雪水,很难扫,铁锨、木锨、扫帚、笤帚、撮子都上了阵。海云书记边停车边对老丹说:“伙计们还真行!”回曰:“遇到雪天,大家一般8点前就赶到单位了。”
四环以里公干,海云书记一直开着自己的车,有时多人一起行动,才“沾光”坐单位的车。
一次在凤都遇科技局长李祥法,问:“来接新领导?”回:“来蹭领导车。”同笑。
记不清多少次了,晚上开会、处理疫情、打理文稿等很晚了,南行甚至东南行的同事树其、高菲、别娜、李萍、淑霞、黄磊、作杰、泮利等都捎过老丹,都知道老丹不会开车。
“疾控一线”碰头会结束,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雪花时大时小,弥漫天地。
忽有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之慨和孙女“天上下奶片”之喻,心想,一场大雪能把“新冠病毒”卷走、天地纯净起来该有多好。
第一个集中隔离点需要消毒后入驻密接人员,王坚他们冒雪而去,单伟随后派记者跟踪报道,并对消毒志愿者姜俊宇进行了现场采访。
“洗消室”改造不能停工,别金良踏雪忙前忙后,加快着工程进度。
接近中午,雪还在下着。
德宝、增亮从市委机关食堂拉回20多份午餐,中午加班加点的同事不用顶风冒雪往家赶了。
新购进的防护用品货,正堂、立业、新芳、汝国、唐青迎雪而出,卸货盘点,登记入库。
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远近的街道、停泊的汽车、高低的楼顶房顶,都被厚厚的雪覆盖着。
2020该是个丰年。
黄昏时候,风小了,雪水开始结冰。单位门卫绳书荣在用铁锨清理着车位上的冰雪,对面小区的喇叭里播放着居民注意事项,刚才驶过的宣传车也在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控知识。
树其开车拉着老丹在结冰的路面上缓慢前行。边走边谈论着这场疫情的态势、预想着现代疾控模式的建立、分析着第二例确诊病例郭某超的密接人员情况,不觉便到了小区门口。
下了车,让门卫看了证明信进到小区,雪映灯光,所多的是车辆,少有人影。
唐代柳宗元《江雪》的意境曾经被多少人追捧,许多人也因此憧憬着退休后的闲适生活。现实是,哪得“独钓寒江雪”,只有“风雪夜归人”。
小区不远处就是第二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报知所有人员体温正常,一切安好。
时而踏着冰碴,时而踏着积雪,嘎吱嘎吱的声音被风旋着带走,不知飘向了何方。
不禁记起宋代诗人李时可《雪行》句:“雪藏山断绝,梅苦雪禁持。客里愁无着,愁边却有诗。”
作者简介:
李丹平,笔名老丹,365bet最稳定网址_365平台靠谱吗_365体育备用网站盟员,高密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潍坊市人大代表、高密市政协常委。中国网络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曾任高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密诗派研究会会长。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读者》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3000余首。出版诗集《思想树》等17部。诗歌《祝福祖国》入选中学语文拓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