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议案提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议案提案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教育的建议

        365bet最稳定网址_365平台靠谱吗_365体育备用网站山东省委员会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案,美国《环境教育法》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环境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人们为了解和认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必须接受的技能和认识方面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一、国外环境教育的发生和发展

        (一)概况

        当前,既是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迅速恶化的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些将人类引向灭亡的环境问题,其根源就在于人类自身不节制地利用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上。因此,要消除这些环境问题,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改变观念,促进人们的环境意识。

        196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组织了一次生物圈会议,会议呼吁发展各级教育中与环境学习相关的课程材料,促进技术训练,激发全球环境意识。

        (二)英国的环境教育

        英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施环境教育的基础上,以政府文件形式规定了环境教育的性质、目的,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建议。并强调中小学环境教育必须从“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这三个层面入手。

        1.“关于环境的教育”:旨在提高学生有关环境的知识,发展理解、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这个层面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英国各学科课程中均涉及了有关环境的内容,如气候、水、土壤、能源、动植物、工业化与废弃物、人与社区等等。

        2.“为了环境的教育”:旨在通过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环境与发展的辨证关系。渗透在整个课程中的环境内容将培养学生从自然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技术的,美学的观点和视角来考察环境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寻求新型的道德观,该道德观将以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未来为基础。

        3.“在环境中的教育”:指出了用于实现教育目的的教学方法,即将环境本身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发展关于环境的只是与能力,激发其热爱环境的情感,从而形成有益于环境的价值观。

        二、我国的环境现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环境大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渐加剧,资源日渐枯竭。

        (一)环境污染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三大主要问题;全国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之中;环境监测表明,全国有近23的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二)资源枯竭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0.11hm2,森林覆盖率仅居世界第104位。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最低的国家之一;作为草地大国,长期的乱开滥垦,超载放牧, 致使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并且以每年200hm2的速度递增;近年土地荒漠化趋势加重,北方地区已达149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5.5%,成为世界上沙漠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15的耕地受到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由于森林砍伐、湿地开发等威胁,目前濒危动植物约为1431种,约占我国高等动植物总数的4.1%。其中濒危高等动植物1009种,濒危脊椎动物398种。

        三、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阶段迫在眉睫

        基于国外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已是共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环境教育是一项根本的策略。

        在我国除了高等院校设置环境科学等专业,培养保护环境的专门人才外,应该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在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中全方位渗透环境的知识。取代现行环境知识支离破碎的设置在个别学科的现状。使渗透在现代国民教育各阶段的环境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要通过中小学各科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知识与技能,环境价值观与态度,最终形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模式。

        四、我省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省的环境教育始于80年代,特别是199612月《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19973月山东省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下发以来,全省环境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试点学校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小学环境教育读本已出版发行。创建“绿色学校”已经成为我省开展环境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载体,对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起着重要作用。自2001年表彰第一批省级“绿色学校”以来,已经表彰了两批共135所省级“绿色学校”,第三批的表彰命名工作即将展开。2005111719日,山东省环保局与省教育厅联合,对省级“绿色学校”领导进行了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培训。由于这项工作在我省起步较晚。因此,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没有固定的环境教学计划,随意性较强。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教学任务的松紧,随意安排环境教育在教学中占的比重,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环境教育课。学生因此获取的环保知识也是散乱的,非系统的。

        (二)、教师环境教育培训不足,素质高低不均。目前,全省授课教师中极少受过专门的环保教育,系统的环保知识培训规模小批次少,没有举办过教案评比等活动,以至于无法大面积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的质量影响了环境教育的发展。

        (三)、学生和家长参与环境教育的深度不够。中小学的环境教育都是学校安排,缺乏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发言权,几乎没有学校会请家长对环境教育进行决策、监督和检查。

          (四)、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相互交流匮乏。我省各市的环境教育开展基本依靠学校和教师的环境意识。经济较发达、环境意识高的市地环境教育开展的较早,经济落后地区还几乎是一片空白,造成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时,地区之间缺乏交流的机会,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不到及时的传播。  

        五、对策及建议

        在环境教育工作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尤为必要。环境教育不仅是各级环保、宣传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教育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要积极配合,要尽最大的能力帮助学校培训教师、提供资料和器材,要共同开展环境教育科研,不断提高环境教育的针对性。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把环境教育列入“十一五”规划,组织修编“乡土地理”教材。以增加环境教育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主要修订内容,结合省内不同城市和乡村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存在的不同生态环境问题,修编专门的教材。在省编的中小学各科的教材中,系统、全面地将环境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环境教学应该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使知识系统,完善,从小学到高中循序渐进,力争做到有教学、有实践、有考核。加强课外活动和野外调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的教育。结合我省单独命题,可对各科考题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征集参考题型,从阅读到计算全方位渗透环保的意识。

        (三)、要加快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开展。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推进学校内外环境的建设,促进环境教育在全省的开展。要进一步加快创建步伐,争取在3-5年的时间内使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达到半数以上。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扩大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教师环保培训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省教师的环保知识轮训。跨地区间的交流对于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教学水平非常重要,以后应更多地合作和创造交流机会。

          (五)、建立、健全环境教育基地。全省各地市要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环境教育基地。并利用这类场所在学生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功能。如:展览馆、动物园。环保设施模型、典范的环保治理设施、环保学术交流中心等。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